•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市人大代表建议

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加强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的建议》(第0339号)的答复

时间:2025-05-15         来源:执法监督处

尊敬的孔祥参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深入开展“清风执法”专项监督工作

2024年,为切实解决我市行政执法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持续巩固深化“清风执法”专项监督工作成果,我局与市纪委监委机关联合印发了《沈阳市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暨“清风执法”专项监督工作实施方案》。共梳理“简单粗暴执法”“以罚代管、逐利执法”“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等12类群众反映较为突出的行政执法问题,并围绕重点整治问题,提出规范行政检查行为、落实行政执法标准规范等12条具体措施,着力整治群众反映较为突出的执法不作为、乱作为问题等执法领域突出问题。强化组织领导,深化责任落实,多措并举,协调推进,深入开展自查自纠、线索核查和问题整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有效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我局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建立了信息(结果)共享机制,督促执法单位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既解决问题又建章立制。各区、县(市)司法行政部门同步与营商环境部门联动,成立12345政务服务热线诉求确权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分析研究执法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二、不断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建设

2024年,我局严格落实国家、省关于“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工作要求,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体系建设,实现对行政执法工作的全方位、全流程、常态化、长效化监督,有效提升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水平。基于市县两级执法监督机构已基本建成现状,下大力气向乡镇级执法监督机构规范化建设延伸,省内率先出台了《沈阳市司法所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规定(暂行)》,建立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体系建设工作会商机制,乡镇(街道)司法所设立行政执法监督办案专区,307人通过执法监督考试并取得执法监督资格,司法所人员参与办理监督案件5起,提升了基层执法监督能力水平。市、县、乡三级全覆盖的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体系构建基本完成。

三、深入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情况

我市严格按照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的有关部署,科学实施,稳步推进。通过持续攻坚,全市各级执法部门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能力持续提升,2.4万名执法人员信息、2.8万项行政执法事项在各级政府网站公示;配备行政执法记录设备15575台,配备数位列全省第一;法制审核人员共1937人,占比达到8.5%(超过国家5%的要求)。指导市、县两级设置行政裁量权基准37.6万阶次(处全国领先水平)。目前,全市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工作已常态化运行,市、县两级司法行政部门持续强化属地责任,开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督导检查,以案卷评查为载体,将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情况纳入法治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加大考核权重,细化考核标准,实现以整改促提高的目标。

四、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使用情况

我市持续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管理工作,与市局规范性文件审核备案有关处室联动开展行政裁量基准审核备案工作。此次行政裁量基准调整备案是行政裁量基准制度实施以来行政执法行为覆盖范围最广,清单最细、实操性最强的一个具体性工作,将普遍适用的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9项行政权力纳入行政裁量基准,共建立包容免罚清单1725项;不予行政强制措施清单14项;从轻行政处罚清单829项;减轻行政处罚清单588项,形成行政执法领域一条线、一套清单、一个尺度的柔性执法方式,为执法部门在法定职责下依法开展执法活动提供有力保证。我市已建立行政执法“四张清单”制度。自包容审慎监管推行以来,我市行政处罚罚款案件数量逐年递减,与上一年度相比,平均降低10%左右,直接受益个人159万余人,企业9567家,受益金额4.04亿余元,有效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增强了企业投资信心,市场主体数量连续3年以10%左右速度递增,为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奠定坚实基础。主要做法被司法部网站、《人民日报》《法治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

五、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标准化制度化培训机制

一是组织执法人员开展“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行政执法能力建设”专题培训,参训2217人次,开展理论学习、主题教育、线下线上测试等其他活动80余次,通过增加政治培训和理论考试占比比重,引导执法人员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实践。二是抓深抓实行政执法分类分级分层培训,我市制发了《关于着力抓好行政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和开展岗位练兵的通知》,进一步明确要正确处理好工学矛盾,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行政执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需求,科学设计可操作性培训课程,切实增强执法人员法治意识,提高运用法律、法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通过正向激励与反向警示,全面筑牢执法人员规范执法意识。对76家标兵单位、优秀处室,145名标兵个人予以通报表彰,持续激发执法人员爱岗敬业工作热情,将包容免罚、行政执法“十条禁令”等制度内容进行通俗化、事例化、具体化提炼概括,剖析反面典型案例,推动执法人员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行政执法权威性和公信力。

六、下一步工作

2025年,我局将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及《政府工作报告》有关行政执法监督工作部署,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有关要求,在聚焦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为同时,将监督范畴拓展至涉企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各领域,制定了公示行政检查主体、压缩行政检查频次、规范行政检查程序、优化行政裁量基准、做好经济影响评估、拓展政策宣传渠道、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引导企业合法经营、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等9条工作措施。我们还将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健全行政检查投诉举报的线上线下受理机制,推动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信息共享,统筹抓好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整治工作,以规范化行政执法为基石,赋能企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以上内容是对您提出的建议的答复,我局也将持续探索更加规范的执法监督方式方法,多措并举,力争将执法监督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形成执法监督的沈阳样板。

感谢您对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沈阳市司法局

                              2025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