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社区矫正

规范监管有力度 精准帮扶有温度 沈阳市司法局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综述

时间:2025-07-17         来源:社区矫正管理局(社区矫正执法支队)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五周年以来,沈阳市严格落实省、市“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工作部署,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沈阳、护航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建设,锚定争创“东北第一”司法行政业绩,坚持党建引领与社矫业务双融双促,不断健全社矫监管体系,强化科技赋能,提升帮扶质效,创新推出“1+2+3+4”系列举措,精心打造“管得住、矫得好、零事故”沈阳特色品牌。

  聚焦一个总体目标

  沈阳市司法局以社区矫正监管帮扶质效提升为总体目标,坚持体系建设引领带动,促进监管帮扶取得实效。

  构建体系。设立1个市级、13个区县(市)级社区矫正委员会,健全完善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全市实行“队建制”,落实市级“社区矫正执法支队”、区县(市)级“社区矫正执法大队”,健全完善了社矫工作体系。

  细化流程。沈阳市司法局两次修订《沈阳市监督管理标准化规范》、制发《沈阳市教育矫正工作指南》、形成《沈阳市社区矫正工作操作流程表》,厘清职责边界,逐级明确责任。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调查评估工作的通知》,做到社矫工作规范衔接、规范调查、规范评估。制定《沈阳市社区矫正执行地变更工作规范(试行)》,提高执行地变更工作效率,实现了执行地变更“无理由拒收”清零。

  建强队伍。召开全市社区矫正系统党纪学习教育培训会暨警示教育专题会,将党纪学习教育深度融入安全稳定动态分析研判会,切实筑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堤坝,全力打造过硬队伍。




  帮扶两类重点人群

  沈阳市司法局针对全省规范社区矫正隐患排查整治和重点人员排查管控有关要求,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细化举措,有效组织两类重点人员帮扶工作。

  精准矫正。针对社区矫正对象特点,吸收女性、青少年教育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成员组成矫正小组,制定针对性方案,做到“一人一档多方案”。浑南区司法局加大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教育帮扶力度,针对现有对象成立了个性化矫正小组,开展一对一心理辅导,并根据管理级别及家庭变故、心理波动等情况及时调整方案,做到“因人施矫”。

  精细辅导。建立“一对一”常态化心理咨询机制,在教育环节加入心理咨询内容,摸清心理状态,辅助制定方案,为监管提供依据。建立“点对点”动态化疏导机制,邀请第三方心理服务机构人员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服务,疏导负面情绪,提升工作质效。

  精心帮扶。全市社矫机构以“善矫者矫人心”为原则,积极探索“矫行”与“正心”相结合的方式,引导社矫对象自觉遵守制度。市一级组织策划的“春风送暖,‘矫’出成效,‘正’当其时”活动、和平区开展的“大力弘扬雷锋精神 聚‘和’社矫互助力量”捐助活动,做到了用雷锋精神点燃了社矫对象内心的正能量;“两节”期间,沈河、大东、浑南等区局领导亲自带队,对辖区内有家庭重大变故、生活困难、心理疾病的人员,走访慰问、心理疏导,并为符合条件的人员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困难救济。?




  常态实施三级联动

  沈阳市司法局将党建引领业务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要点,实现以党建引领社区矫正实现新跃升。

  融合发展。实施“党建+矫正”双融双促工程,将“党派我来的”主题实践活动与“敲门行动”有机结合,全覆盖式走访重点人员。构建“党组牵头—支部落实—党员带头”三级责任体系,全面分析研判客观存在的薄弱环节,找准安全稳定风险隐患关键点,完善安全稳定风险隐患防范举措。

  注重联动。践行大安全观理念,突出元旦、春节等时间节点,2024年初开展安全稳定“百日行动”,通过系列纠正惩戒、查缺补漏、挂牌督办和逐一销账等督导措施,实现各类“存量”问题清仓见底、“增量”问题动态清零、“变量”问题及时可控,实现安全稳定把控能力新突破,在全省树立了标杆,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沈阳经验。

  协同发力。与市检察院会签下发《关于建立社区矫正联合检察工作机制的意见》,率先建立联合检查新机制,开展联合检查巡察,并定期会商重点案件。与市公安局会签《关于建立全市社区矫正数据信息常态化共享机制的通知》,实现科学精准列管,有效预防和减少犯罪。与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开展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综合治理工作,充分发挥社区矫正参与社会治理的作用。


 



  有效提升“四化”水平

  沈阳市司法局以省级规范化社区矫正中心建设为切入点,以“现代化、规范化、信息化、智慧化”为目标,全面提升全市“智慧矫正”工作水平。

  夯实基础。以省级规范化社区矫正中心建设为载体,不断向“智慧化”、“数字化”转型,强化电子信息技术赋能,实现“行知去向、动知轨迹、违规警示”效果。

  创新机制。全面依托辽宁省司法厅社区矫正平台,推出“每日巡台”工作机制,全市社矫系统每日不定时进行网上巡查,坚持365天“不打烊”,及时办理各项流转业务及处置各类预警信息,实现平台“六项重要预警”即时清零。

  严把标准。下大力气推进省级规范化社区矫正中心建设,严格建设标准,精选人员、优选场所、破解难题,工作取得了扎实成效,并提前半年完成建设目标,实现了全市13个地区省级规范化社区矫正中心全覆盖,为实现社区矫正“现代化、规范化、信息化、智慧化”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