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社区矫正

打开迷茫青少年的内心世界——记者见证沈阳市于洪区司法局一次心理干预

时间:2025-04-15         来源:辽宁法治报

    地点:沈阳市于洪区社区矫正中心

  服务内容: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心理辅导

  近日,记者来到沈阳市于洪区社区矫正中心,见证了一场有价值的心理疏导活动。于洪区社区矫正中心携手于洪区司法局北陵司法所,特邀晟悦心居情绪疗愈空间资深心理咨询师田璐老师,为辖区内两名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及其监护人送上了一场暖心关怀,助力他们走出成长困境。“未成年人的教育帮扶意义重大,关乎着他们的未来成长。我们期望借助专业的心理辅导,助力这两个孩子摆脱当前困境,重新拥抱阳光生活。”于洪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活动现场,记者见到了此次心理干预的对象——王某和赵某。王某一脸迷茫,谈及未来,眼中满是焦虑,“我真的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感觉前路一片漆黑,就想躲开。”赵某则眉头紧锁,提到与父亲的关系,情绪瞬间激动起来,“我和我爸总是吵,他根本不懂我。” 这两名青少年的困境,正是此次活动关注的焦点。

  随后,在近3小时的心理疏导过程中,田璐老师充分运用心理绘画、沙盘游戏、角色互换体验等多元方法,一步步引导二人探索自我。记者看到,在心理绘画环节,王某起初下笔犹豫,但在田璐老师的轻声引导下,逐渐勾勒出一幅充满希望的画面。田璐老师解读道:“从这幅画中,可以看出王某内心其实有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只是缺乏自信和方向。” 而在沙盘游戏中,赵某通过摆放沙具,释放了内心的压抑。

  王某的母亲感慨地说:“以前真没意识到孩子心里有这么多想法,这次活动让我明白,得换种方式和他交流。” 赵某的父亲也点头表示:“以后会多听听孩子的心里话,不再那么急躁。”

  田璐老师不仅关注青少年,还对家长们进行了专项指导。她说:“青春期孩子心理变化大,家长要理解他们,建立‘情绪缓冲机制’很关键。” 在角色互换体验中,家长和孩子互换身份,模拟日常交流场景。赵某的父亲在体验后,眼眶微微泛红,“当我站在孩子角度,才知道他承受了这么多。”

  于洪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青少年矫正对象的转化需要家庭监护和社会支持的协同发力。”记者了解到,此次特别邀请监护人全程参与,就是希望从家庭层面为孩子的新生助力。后续,司法所还将联合社区,定期开展家庭随访,持续追踪心理矫治效果。

  活动结束后,记者再次与王某和赵某交流。他们的脸上多了几分自信与期待。王某说:“我好像找到了一些努力的方向,不再那么害怕未来了。” 赵某也笑着说:“和爸爸的关系感觉有了变化,希望以后能越来越好。”

  记者手记

  在参与此次心理疏导活动中,我真正感受到了社区矫正工作的意义,尤其是对心理疏导活动对青少年群体的重要性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

  活动结束后再次与王某和赵某交流时,他们脸上多出来了自信与期待,王某说找到了努力的方向,赵某对与父亲关系的积极展望,都预示着他们正走向新的生活。

  社区矫正工作不再仅仅是刻板的监管,而是充满温度的关怀与引导,致力于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面临的心理和生活难题,帮助他们重新找回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