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市人大代表建议

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持续加强普法宣传的建议》(第0517号)的答复

时间:2025-05-06         来源:普法与依法治理处

尊敬的肖雅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持续加强普法宣传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沈阳市普法宣传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市司法局始终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及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党组书记、局长张勇航亲自主持召开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会议,责成普法与依法治理处认真研究论证、积极沟通协调,务求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办理。现就建议答复如下:

普法宣传教育是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沈阳市司法局始终将普法宣传作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市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扩充普法队伍,保障普法宣传的专业性和持续性。一是积极招募普法志愿者。近年来,沈阳市积极扩充普法队伍,通过多种方式招募具备法律素养和宣传能力的志愿者。例如,沈阳市组织了多次普法志愿者招募活动,吸引了众多法律专业学生、法律工作者以及热心公益事业的市民参与。这些志愿者经过严格的选拔和培训,充实到了普法宣传的第一线,有效缓解了普法力量不足的问题。二是提升普法队伍专业性。在提升普法队伍专业性方面,沈阳市司法局定期组织专业培训和考核活动。培训内容涵盖了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技巧、沟通能力等多个方面,旨在全面提升普法志愿者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例如,邀请资深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专家为志愿者们授课,分享实际工作中的案例和经验,让志愿者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法律知识,并将其准确地传递给群众。三是建立管理和激励机制。沈阳市司法局注重打造一支高效的普法宣传队伍,确保普法工作的持续性,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和激励机制,激发普法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对表现优秀的志愿者给予表彰和奖励,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成长机会,从而留住了一批高素质的普法人才,保障了普法宣传工作的长期稳定开展。

二、精准对接需求,实现普法宣传的个性化与精细化。一是开展普法需求调研活动。为了实现普法宣传的个性化与精细化,沈阳市司法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通过联合妇联、市教育局、市营商局等多个部门,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广泛开展普法需求调研活动。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实地走访等方式,全面了解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的法律需求,梳理出一份详细的普法需求清单。例如,在一些老旧小区,居民对物业管理、邻里纠纷等方面的法律需求较为迫切;而在学校周边,学生和家长则更关注校园安全、未成年人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二是制定针对性普法计划。沈阳市司法局在制定普法需求清单的基础上,动态调整重点普法对象,积极制定有针对性的普法计划。例如,针对农村地区的农民群体,重点宣传土地承包、农业生产、农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针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则着重讲解公司法、劳动法、知识产权保护等与企业运营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三是建立个性化服务平台。沈阳市中院建立个性化在线预约联络机制,依托共享法庭等平台,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法律咨询服务。沈阳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针对困难群众诉求,聘请专业的法律人士进行一对一沟通,获取精准的法律解答和建议。这种机制不仅提高了普法工作的效率,也使得法治宣传能够真正贴近群众、服务群众。

三、深挖案例资源,增强普法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精心挑选典型案例。案例是法治宣传的生动教材。沈阳市精心挑选具有典型意义和代表性的案例,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展示和解读。在内容上,不仅详细阐述案件的事实和法律适用,还融入了“典型意义”和“专业点评”,力求做到专业性与大众化兼容。二是多渠道展示案例内容。依托“沈阳普法”微信公众号,开设“以案释法”专栏,定期发布一些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涵盖了婚姻家庭、继承纠纷、消费者权益保护、劳动争议等多个领域,通过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解读,让群众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法律法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沈阳市还利用法治公园、法治文化长廊等线下宣传阵地,将一些典型案例以展板的形式进行展示,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三是通过案例提升群众法治意识。通过剖析这些典型案例,群众不仅能够学到具体的法律知识,还能增强法治意识和维权能力。例如,在一起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案例中,详细讲解了消费者如何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引导群众在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够理性、合法地表达诉求。

四、创新传播形式,提升普法宣传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一是探索创新传播形式。传统的“灌输式”宣传模式已不再适应时代发展,沈阳市积极探索创新传播形式,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普法宣传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各类普法公众号、抖音、微博、微信小程序应运而生,在新媒体矩阵序列中贡献着普法力量。二是打造新媒体普法平台。沈阳市司法局作为普法监督指导部门,也积极打造多个新媒体普法平台,如“沈阳普法”微信公众号、“盛京说法”抖音号、FM98.6《盛京说法》栏目等。这些平台根据自身特点,积极推出各类丰富多样的法治宣传产品。例如,“沈阳普法”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普法文章、漫画、音频等内容,以生动有趣的形式解读法律法规;“盛京说法”抖音号则凭借短视频的优势,通过情景剧、动画等形式,将复杂的法律知识简单化、形象化,吸引了大量用户关注,总播放量已达2.8亿次。三是结合日常生活开展全方位宣传。沈阳市还将普法宣传与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利用遍布大街小巷的电子屏、城乡百姓的手机以及中小学的升旗仪式或课间展播等渠道,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普法宣传。例如,在公交站台的电子屏上滚动播放普法标语和短视频,在学校利用课间休息时间播放法治教育短片等,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五、科学统筹开展,提高普法宣传的高效性和可持续性。一是制定详细工作制度。科学统筹、综合衡量制定详细的工作制度,将普法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提高普法宣传的高效性和可持续性。例如,每年定期印发《普法责任制清单》和《普法工作要点》,明确各部门、各地区的普法任务和责任,确保普法工作有章可循、有序推进。二是整合资源形成工作格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沈阳市注重整合资源,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共建的普法工作格局。通过招募普法志愿者、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等方式,汇聚了各方力量,共同推动普法宣传工作。例如,在一些大型普法活动中,不仅有司法局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参与,还有企业、社会组织等积极贡献力量,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三是建立监督评估机制。为确保普法宣传的高效性和可持续性,沈阳市建立了完善的监督评估机制,定期对普法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例如,将区、县地区和各市直单位的法治宣传工作列入党委政府年度绩效考核和赛道考核之中,通过强有力的督导考核,持续推动普法责任的高效落实。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走访等方式,了解群众对普法工作的满意度和意见建议,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下一步,沈阳市司法局将以“八五”普法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普法宣传工作,持续提升全民法治素养,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沈阳贡献力量。再次感谢您对沈阳市普法宣传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希望您能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沈阳市司法局

2025年4月29日